常吃海鲜就不用补碘?福建疾控中心用数据告诉你真相

秋风起,开渔忙。海鲜最近福建人的不用补碘餐桌实现“海鲜自由”啦。多汁的福建海蛎、鲜美的疾控据告带鱼、肥嫩的中心黄花鱼……一口下去全是大海的鲜味。与此同时,用数一种关于海鲜补碘的常吃说法又出现了——“我们经常吃海鲜,不需要吃碘盐”。海鲜但经常食用海鲜真的不用补碘能满足人体对碘的需求吗?福建疾控中心专家用科学监测和数据跟大家说清楚:“吃海鲜=不用碘盐”真的是个大误区!
根据福建省近年开展的福建碘缺乏病病情监测结果显示,儿童、疾控据告成人及哺乳妇女的中心碘营养水平总体处于适宜范围,但孕妇群体的用数碘营养水平仍略低于推荐标准。这一现象提醒我们,常吃即使是在海鲜消费较多的沿海地区,碘摄入问题仍不容忽视。
那么,海鲜的碘含量究竟高不高?数据显示,海带(2950微克/100克)、紫菜(4323微克/100克)和海草(15987微克/100克)确实是碘含量高的食物。
但人们日常食用的大部分其他海鲜,如海蛎、带鱼、黄花鱼、鱿鱼等,碘含量其实并不突出:带鱼约为40.8微克/100克,大黄鱼14.9微克/100克,甚至不足鹌鹑蛋(233微克/100克)和牛奶(20微克/100克)的水平。
事实上,除了少数几类“高碘选手”,大部分海产品的碘含量与常见的肉蛋奶类相差不大。值得注意的是,海带、紫菜等虽然含碘量高,但实际食用频率和数量有限。例如,很多人并不会每天食用海带,每次摄入量也远低于100克。
再看膳食结构。根据2022年中国居民膳食平衡宝塔推荐的一天饮食摄入情况,一位25岁男性每日通过食物天然摄入的碘为67.5微克(烹调的损失率约为20%),远低于成人每日120微克—600微克的推荐摄入量。即便加上经常食用海鲜,也难以弥补这一缺口。而如果每天摄入5克加碘盐(约提供100微克碘),碘摄入水平则可达到适宜范围。
因此,“经常吃海鲜就不需要吃碘盐”是一个认知误区。在当前饮食结构下,碘盐仍是我国绝大多数居民(包括沿海地区)膳食碘的重要来源。除甲状腺疾病患者需遵医嘱控制碘摄入外,绝大多数人需要长期食用碘盐。 (泉州晚报融媒体记者 张沼婢)
相关文章
- 泉州网8月25日讯 记者李波玲)昨日记者从丰泽区行政服务中心获悉,为解决群众“上班时间没空办事、休息时间没处办事”的困扰,全面提升行政服务效能,本周末起,该中心开始试行部分便民2025-10-12
- 作者: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北京儿童医院皮肤科主治医师焦磊审核: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北京儿童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徐子刚湿疹主要表现为瘙痒性的红斑丘疹,急性期可以出现水疱、渗出淡黄色液体,患病皮肤表面看起来“湿漉漉2025-10-12
- 作者: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北京儿童医院皮肤科主治医师焦磊审核: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北京儿童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徐子刚湿疹主要表现为瘙痒性的红斑丘疹,急性期可以出现水疱、渗出淡黄色液体,患病皮肤表面看起来“湿漉漉2025-10-12
- 本报讯 记者 蔡紫旻 通讯员 陈雪珍)记者从市统计局日前公布的上半年主要经济数据中了解到,6月份泉州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0%,连续2个月呈现单月正增长趋势。制造业投资恢复较快,上半年下降1.1%,降幅2025-10-12
女篮世预赛赛程出炉 宫鲁鸣迎3大利好 首发5虎浮现 有望全胜出线
2026女篮世界杯预选赛抽签结果出炉,中国女篮以第一档球队身份被分在了A组,同组对手有捷克女篮、马里女篮、比利时女篮、南苏丹女篮、巴西女篮。该分组对于中国队而言属于上上签。因为抽签前的分档,第三档最强2025-10-12- 本报讯 记者蔡紫旻 通讯员何艺宏 黄晓丹)国家统计局泉州调查队的调查数据显示,4月,泉州市区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与去年同期相比上涨2.9%,涨幅较上月下降0.7个百分点。CPI的各项数据中,食品2025-10-12
最新评论